美国连续对以色列发出警告,释放“内塔尼亚胡下台”信号,还首次实施对以制裁,释放了什么信号?不到72小时,一架以色列专机飞抵美国,就拉法行动与美方进行讨论,说明了什么?
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那就是批准以军进攻拉法。要知道,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原本20万人左右的拉法市,涌入了近200万难民。如果以军进攻拉法,必然会引发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这种情况,使得一直偏袒以色列的美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看到以色列“不听话”,美国的愤怒终于压抑不住,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公开怒斥以色列,要求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下台。美国国务院也做出决策,宣布制裁以色列的3个个人和两个实体。这也是美国数十年来,首次对以色列实施制裁。
意识到美国真的动怒,以色列的态度变了。在3月16日,以色列派出代表团前往卡塔尔,恢复与哈马斯的间接谈判。到了3月18日,一架以色列专机降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拉法行动与美方进行协商。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称,以色列此次访美,是美国总统拜登的要求。对以色列想要实施的“拉法进攻计划”,美国加了两个限制。一是不得进行“大规模地面进攻”,二是“保证平民的生命安全”。不过,美国并未叫停以色列的计划,依然支持后者“消灭哈马斯”。
那么,如何看待美国与以色列的情况?有分析指出,虽然以色列军队引发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其行为已经泯灭人性,但他们只是“工具”,美国才是罪魁祸首。很多声音认为,现在加沙地带的惨状是以色列引起的,美国则是帮凶。然而,以色列只不过是美国的一枚战略棋子,他们无视国际社会的抨击,对巴勒斯坦平民肆意施暴,就是仗着“看子敬父”这一点。如果美国真的想要避免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他们只需要停止对以军援即可。然而,美国没有这么做,足以说明真相。
不过,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其主要选民非常看重“人权、自由”等议题。在看到巴勒斯坦平民的悲惨遭遇后,这些民主党选民怒不可遏。因此在这次民主党初选中,虽然只有拜登一名有实力的人士参选,但很多选民在选票上选择了“不表态”,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甚至在美属萨摩亚,一个叫杰森·帕尔默政治素人击败了拜登。显然,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做法,已经影响到了拜登的选情。因此,美国民主党政府才急忙对以色列施压。
而在另一边,美国的真正行动正在上演。就在以色列代表团访美前,6名欧洲领导人现身埃及。要知道,以色列执意进攻拉法口岸,目的就是把所有巴勒斯坦人驱逐到埃及的西奈半岛,方便自己侵占加沙地带。就在以色列宣布进攻拉法后,埃及就爆发了经济危机,本币大幅度贬值。紧接着,欧洲领导人集体跑到埃及,是不是劝埃方开放西奈半岛,换取西方的财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