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长相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
优秀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养,规范孩子的言行。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有礼貌,出门在外很受欢迎。相反,一个没有规矩、没有礼貌的臭小子,到处都会被人鄙视。
前不久,网上晒出一张照片。一位父亲带着5岁女儿坐地铁走红,搭乘地铁时大家都知道,为了安全起见,等地铁时,要求站在黄线外排队等候。
大多数人都能遵守这个规则,但孩子们不明白,他们吵闹的时候喜欢到处乱跑,所以很多父母都会拉着孩子的手。
但照片中的父亲却不同,他不仅没有握住孩子的手,还把手插在裤兜里,十分别致。但5岁女儿的行为却让人大吃一惊。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看到爸爸一动不动,身后的小家伙似乎受到了感染,乖乖地站在父亲身后一排,也学着爸爸站得笔直,厌倦了等待,她就轻轻地用头撞着父亲,非常听话。
这样和谐的一幕恰好被路人拍到,迅速走红网络。
大家都夸爸爸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这位爸爸一言不发,却用行动将乘坐地铁的规则刻在了她的心中。
相信即使孩子不明白为何要这样等待地铁,以后也会潜意识这样做。网友们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慨:最好的富养,就是孩子有教养。
那么,家长如何教导孩子在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提前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行为规范
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熊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孩子自己占两个座位,穿着鞋子还踩座位 ,还有的故意用脚不安地踢前排乘客的座位,而家长却毫不在意,这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熊父母的教育失败。优秀的父母会在孩子小时候就灌输正确的行为规范,约束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教会孩子文明礼仪和礼貌,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礼貌、讲秩序的人。
家长考验自己
有的家长一本正经地教育孩子,告诉孩子“红灯停、绿灯走”,要遵守交通规则。然而自己却经常闯红灯,嘴上说的一套,行动却另有一套,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优秀的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则,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做的父母,才能令人信服,让孩子听你的教导。 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父母也不溺爱。 他们坚持原则,积极纠正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3岁以后就开始探索周围的一切,这个时期是父母为孩子立规矩的黄金时期,父母应好好教导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样,孩子大概就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很好地避免错误的行为。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将来父母也会为孩子感到骄傲。
最后,梅老师想提醒各位父母,富养孩子需要用正确的方式。
图中的爸爸用行动给不少父母上了一课,让他们意识到了"富养"的真正内涵。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年轻时都是苦过来的,自然不希望孩子也吃自己的苦,所以对"富养"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在他们眼里,富养孩子就是不断给孩子砸钱,砸得越多越好,只要孩子优秀,多少都值得。然而孩子的表现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优秀与否暂且不论,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虚荣心。
富养孩子应给他足够的爱。在父母的爱护下,孩子能够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模样,以后不会因为一点温暖就沦陷,受到坏人的伤害。
给他美好的品德。诗人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因为追求知识和美德。"有了美德,才使得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变成一个知礼义、懂廉耻的文明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不应该忽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良好的品德,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养,而品德低下的孩子只会成为人人嫌弃的"熊孩子"。
给他刚好的物质。物质这东西,给多了孩子容易虚荣,给少了孩子会自卑,如今不少大学生深陷"网贷"陷阱,都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
部分从小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上大学后的物质需求增加,当父母满足不了,便因虚荣心去网贷,过上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部分从小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就可能在跟同龄人的比较中感到自卑,不惜用网贷来获得自尊,最终引火烧身。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教孩子什么,就会决定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好榜样,向孩子灌输优秀的思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这样孩子将来才会很有出息。
若能早一点看到这样的教育海报,我们的成长会不会有所改变?
看完这组海报后竟生起了这样的想法。
这几张 1952 年的教育海报引起了我的注意,右下角标有“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社”,褶皱的痕迹配以明亮的蓝绿底,繁体字和简单的插画搭配很像书本中会出现的内容。
都说那时的教育思想一定是落后保守的,可谁知这有些陈旧的海报上每一张所呈现的观点却是令人意外的开明,足够引人思考。
时至今日回头去看多年前的教育理念,每一句都是人生最简单质朴的哲理,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回味起来还真的是有几分意思。
父母之爱:给孩子适度的爱,犹如给花浇水,多了淹死,少了枯萎。
勇敢与惧怕:孩子的成长难免经历挫折与磨难,在今天看来,父母的过度保护的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妒忌与公平父母以身作则,贯彻公平理念,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切瓜的平均,与管理学中和尚分粥的智慧是一致的,和尚分粥不公平,老和尚说,分粥的那个人最后一个取粥,于是,分配从此公平了。
同情爱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样他们才会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更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更加懂得关心他人,学会与朋友们分享。
发展想象力想象力是孩子们的“星辰大海”,画图、积木...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每个物品都能让他尽情发挥想象。
关于生的问题很多家长会习惯于胡编乱造,解释孩子从哪来,但通过比喻的办法,不仅让孩子容易理解,而且让孩子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非常有必要。
关于死的问题如今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让他们认识死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课。
好奇心并非破坏这一点我们现在做得很糟糕,对于孩子的一切破坏都是责骂,却不能理解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未知的好奇。
简单明了的8张海报,就让正确的育儿观念深入人心,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这么多年来,为何走了那么大的弯路!
之前有一位艺术家说道:
我们应该要向小孩学习,他们保有的好奇心是那么难能可贵。
教育,有时容不得学生的半点“不合规矩”,“不按常理出牌”,这间接磨灭了我们日渐消退的好奇心,注重成绩而忘记了对这个如此之大的世界保有求知的动力。
不要斤斤计较一举一动,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吧。
如同我们生活的为人处世,半点不顺心就好像遇到了死路忘记了其实我们都会转弯,这条路不行换条路试试看。
带着好奇心去过日子,也许会变得更轻松一些。
这些海报和文案所揭示的本身是教育的常识,但对于成年的我们来看这些图片仍有着人生的启迪作用。
我们从小也许并不是这样被教育的,但有时,那些看似说不尽道不明的人生课题其实有着最简单,显而易见的自然道理。
10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海报父母谭老师孩子地理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